炮火連天的抗戰(zhàn)歲月里,無數(shù)中華兒女奔赴戰(zhàn)場,用血肉之軀筑起保家衛(wèi)國的鋼鐵長城。
危急關頭之際、生死未卜之時,抗戰(zhàn)英烈提筆寫下與妻書,字里行間是對妻子的訣別、對家人的牽掛,對家國的赤誠。
紙短情長,言不盡意。捧起泛黃的信箋,讓我們一同聆聽那些跨越時空的深情告白。
與妻:生死相托皆不舍
“現(xiàn)在此逃難中,最要緊是食飯。其他要盡量省錢。”“我身體平安請勿念。專此順頌……”1944年夏末,妻子程俊璧顫抖著拆開一封來自前線的家書,丈夫余子武那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。
這封信,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62軍151師副師長余子武在前線寄給妻子的一封告知平安的家書。可就在收到信的幾天前,程俊璧剛剛得知丈夫已在衡陽會戰(zhàn)中壯烈犧牲的噩耗。
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。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,無數(shù)將士選擇舍小家為大家,用生命捍衛(wèi)山河國土、民族尊嚴。
戰(zhàn)火紛飛年代的與妻書中,將士們常常叮囑妻子保重身體、照顧家庭,字字句句透露出對家的牽掛。然而國難當頭,先烈只能將兒女情長拋之腦后,毅然決然奔赴戰(zhàn)場。
正如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在1942年赴緬作戰(zhàn)前寫給妻子的信中所言:“為國戰(zhàn)死,事極光榮”“又我去歲所經過之事,實太對不起你,望你原諒。我要部署殺敵,時間太忙,望你自重,并愛護諸兒,侍奉老母……”
2025-09-30 15:10:51
2025-09-29 14:09:16
2025-09-28 14:11:23